点这儿用小程序查看
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公开招聘相关政策规定,中国气象局在京单位拟招聘应届毕业生135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 2025年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委培生、含两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能如期毕业并取得与最高学历对应的学历学位证书。符合北京市关于高校毕业生接收有关要求。 在国(境)外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一般应在2026年7月底前取得毕业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留学时间1年(360天)以上,符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首次办理就业派遣条件。 进站时间已满18个月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一般应于2026年9月底前出站。 二、招聘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志投身中国气象事业;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身体健康; (四)具备报考岗位所需要的学历学位条件(以毕业时的学历学位为准) (五)具备岗位职责要求的工作能力; (六)满足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七)京外生源毕业生需符合应届毕业生进京或留京的有关政策,且年龄不超过38周岁(1986年11月1日以后出生); (八)一般应在2026年7月前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有以下情形者不得报考: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职人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聘)用纪律行为且在影响期内的人员,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为直属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三、招聘岗位 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等详见《中国气象局在京单位2026年度拟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表》(以下简称《岗位信息表》)。 报考者对有关职位的专业、学历、学位等资格条件有疑问需要咨询时,可直接与招聘单位联系。 四、招聘安排 本次公开招聘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请登录中国气象局在京单位公开招聘系统(https://qxj.ywzhaopin.com,推荐使用谷歌或360浏览器)报名,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 报名 应聘人员可于2025年11月24日至12月19日期间登录报名网站进行报名并提交报考申请,每名应聘人员限报考不多于3个单位。报名时,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报考者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将取消报考资格,涉及伪造、编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 资格审查 招聘单位于报名时间内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确认报考者是否具有报考资格。报考者可登录招聘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名时间内,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中国气象局在京单位其他职位。报名时间结束后,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中国气象局在京单位其他职位。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录用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三)考试、考察和体检 1.考试 (1)“笔试+面试”岗位 岗位招聘人数与通过资格审查人数的比例达到1:5方可开考,达不到该比例的,各招聘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是否按照实际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组织考试。 笔试内容:公共科目能力测验。公共科目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 准考证:报名确认成功,且需要参加笔试的应聘人员,将于报名结束后一周之内通过短信发送准考证相关信息,请及时通过短信登录系统打印准考证。笔试考试当天要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参加考试。 时间地点:2025年12月下旬,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成绩查询:笔试阅卷结束后,由中国气象局确定笔试合格分数线。报考者可于考试结束后一周左右在中国气象局网站和中国气象人才网查询面试人员名单。 笔试结束后,各在京单位按照报考人员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1:5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员名单。达不到该比例的,各招聘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是否按照实际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组织面试。若某岗位有应聘人员主动放弃面试,则按该岗位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如应聘人员在面试开始前24小时内放弃,可以不再递补);如遇末位同分情况,一并进入面试。 参加面试人选须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包括审查考生户籍、学历和报考岗位资格条件要求相关材料。经资格复审合格者,可进入面试环节。复审不合格者,取消应聘资格。 面试由各单位自行组织,面试具体时间、地点将以适当形式通知应聘人员,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将公示5个工作日,未进入面试应聘人员不再另行通知。 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权重计算得出总成绩(面试环节需进行专业能力测试的,专业能力测试占面试成绩的30%)。面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在达到笔试、面试和专业考试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中,根据总成绩,按照由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人员名单。 (2)直接面试岗位 岗位招聘人数与通过资格审查人数的比例达到1:5方可开考,达不到该比例的,各招聘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是否按照实际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组织面试。 参加面试人选须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包括审查考生户籍、学历和报考岗位资格条件要求相关材料。经资格复审合格者,可进入面试环节。复审不合格者,取消应聘资格。直接面试工作由各在京单位自行组织,面试具体时间、地点将以适当形式通知资格审查合格的应聘人员。面试环节需进行专业能力测试的,专业能力测试占面试成绩的30%。面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 在达到面试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中,按照面试成绩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人员名单。 2.体检考察 (1)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按照1:1的比例等额确定体检、考察人选。 (2)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组织实施体检,由招聘单位组织。 (3)考察采取查阅个人档案、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全面考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工作学习表现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 (4)进入体检和考察的应聘人员如有不合格或主动放弃者,可以按总成绩依次递补。总成绩同分的,按面试成绩由高到低递补进入考察和体检环节。未进入考察和体检环节的应聘人员一般不再另行通知。 (四)拟聘用人员公示 体检和考察结束后,我局按照面试成绩、体检考察情况等确定拟聘用人选,并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和中国气象局网站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招聘单位名称、拟聘用人员姓名、毕业院校、专业、学历等,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7天(不少于5个工作日)。 (五)办理聘用手续 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人员,按国家规定办理入职、落户等手续,各单位与拟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六)试用期 聘用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试用期期间或期满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五、其他事项 (一)本次招聘工作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本次招聘不出版也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三)对于社会上有关考试培训、网站或者出版物等,请广大报考者提高警惕、理性对待,避免上当受骗,防止权益受损。 (四)请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如发现以上情况,请向相关部门举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中国气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维护良好的考试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考试环境。 各在京单位招聘事宜咨询电话见岗位信息表。 招聘政策咨询电话:孔老师 010-68407421 中国气象局 2025年11月21日
具体工作 部门 | 岗位名称 | 岗位类别和岗位级别 | 学历学位 要求 | | 北京市气象台 | 气象预报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北京市气象台 | 预报算法研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北京市气象台 | 预报算法研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北京市气象台 | 气象预报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首都关键区域气象服务保障中心 | 预报服务业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首都关键区域气象服务保障中心 | 智能预报服务技术应用与研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北京市气候中心 | 气候预测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北京市气象数据中心 | 系统运维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北京市气象数据中心 | 数据服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 数值预报(含微尺度模拟)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 气象人工智能模型和软件开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 城市气象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 | 气象探测业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 | 气象探测业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北京市海淀区气象局 | 气象综合业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北京市丰台区气象局 | 气象综合业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北京市石景山区气象局 | 气象综合业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北京市大兴区气象局 | 气象综合业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北京市昌平区气象局 | 气象综合业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天气预报室 | 预报服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天气预报室 | 预报服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全球气象室 | 预报服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 | 导航服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 | 预报服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强天气预报中心 | 预报服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流域水文气象预报中心 | 预报服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气象服务室 | 预报服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天气预报技术研发室 | 预报服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预报系统开放实验室 | 预报服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预报系统开放实验室 | 预报服务 | 专业技术十二级岗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气候服务室 | 气候服务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气候预测室 | 气候机理与预测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 |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室 | 能源气象服务、战略支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业务系统发展与运控室 | 气候数据研发、信息服务及应用 | 专业技术十二级岗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室 | 气候变化检测归因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室 | 地球系统多圈层人工智能模型研发(风顺团队) | 专业技术中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办公室(计划财务处) | 国有资产管理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气象卫星工程研发室 | 遥感仪器探测与图像处理技术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气象卫星工程研发室 | 大气辐射传输仿真模拟技术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运行控制室 | 气象卫星星地一体化智能运行控制技术研究与设计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运行控制室 | 气象卫星星地一体化智能运行控制技术研究与设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运行控制室 | 轨道及频率协调技术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运行控制室 | 综合保障系统设计与运维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空间天气预报台 | 空间天气预报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空间天气技术研发室 | 空间天气技术研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空间天气技术研发室 | 空间天气技术研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卫星数据与资源室 | 卫星数据技术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卫星数据与资源室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卫星数据与资源室 |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与研究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 | 工程智慧系统设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 | 通信系统设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 | 基础设施系统设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 | 通信系统设计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气象卫星工程研发室 | 高光谱大气成分遥感 | 专业技术中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空间天气技术研发室 | 空间天气技术研发 | 专业技术中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卫星数据与资源室 | 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 专业技术中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数据应用室 | 数据、信息服务及应用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数据研究室 | 地球系统多圈层数据分析处理及产品研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数据资源室 | 数据分析挖掘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系统发展室 | 大数据平台研发与新技术应用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先进计算室 | 气象人工智能应用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电子政务室 | 政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信息安全室 | 网络空间安全 | 专业技术十二级岗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耦合模式室 | 研发岗(地球系统模式AI算法研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卫星资料同化室 | 研发岗(人工智能同化应用)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集合预报室 | 研发岗(集合预报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计算技术室 | 研发岗(高性能计算)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业务技术室 | 研发岗(数值预报系统业务技术支持及开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雷达运控室 | 雷达装备与技术研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雷达运控室 | 雷达信号处理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雷达应用室 | 雷达产品和质控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计量站 | 气象计量标准设备研发岗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风能太阳能中心、 公众服务室 | 气象服务岗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风能太阳能中心 | 气象服务岗 | 专业技术十二级岗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碳中和监测与评估中心) | 大气成分变化机理及其与天气气候相互作用研究、化学天气、碳中和及地球系统模式研发和应用研究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碳中和监测与评估中心) | 大气成分变化机理及其与天气、气候和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碳中和监测与评估中心) | 大气成分变化机理及其与天气、气候和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 专业技术中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研究所 | 气象人工智能科研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 | 生态与农业气象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专项气象保障技术研究中心 | 低空经济气象关键技术研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专项气象保障技术研究中心 | 低空经济气象关键技术研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专项气象保障技术研究中心 | 专项气象保障关键技术研发 | 专业技术中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作业指挥室 | 作业条件预报 与模式研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作业指挥室 | 作业条件预报 与模式研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技术研究室 | 监测资料融合 与关键技术研发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业务培训部 | 教学与科研岗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业务培训部 | 教学与科研岗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业务培训部 | 教学与科研岗 | 专业技术中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新技术培训部 | 教学与科研岗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新技术培训部 | 教学与科研岗 | 专业技术中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国际培训部 | 教学与科研岗 | 专业技术十二级岗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国际培训部 | 教学与科研岗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国际培训部 | 教学与科研岗 | 专业技术十二级岗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国际合作部 | 国际政策研究岗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气象标准化研究所 (科技教育评估中心) | 标准化研究与服务岗 | 专业技术十二级岗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中国气象局图书馆 (气象科技史研究中心) | 期刊编辑岗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信息研究室 | 信息研究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信息研究室 | 信息研究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规划一室 | 规划编制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规划二室 | 规划编制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项目咨询室 | 项目咨询 | 专业技术十级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采访中心 | 新闻采编 | 专业技术十一级岗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编辑中心 | 新闻采编 | 专业技术十一级岗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业务处 | 业务管理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计财经营处 | 计财管理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气象医院 | 临床医师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气象医院 | 药剂师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国有资产运营部 | 企业经营管理岗 | 专业技术十级岗及以下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编辑室 | 编辑岗1 | 助理编辑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编辑室 | 编辑岗2 | 助理编辑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编辑室 | 编辑岗3 | 助理编辑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编辑室 | 编辑岗4 | 助理编辑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编辑室 | 编辑岗5 | 助理编辑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数字出版中心 | 编辑岗6 | 助理编辑 | 研究生(硕士学位) | |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算法工程师 | 技术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产品工程师 | 技术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研发工程师 | 技术岗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软件工程师 | 技术岗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硬件工程师 | 技术岗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创新研究院 | 产品技术研发 | 业务 | 研究生(博士学位) | | 软件中心 | 人工智能研发 | 业务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全媒体运营中心 | 播音主持 | 业务 | 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 | | 全媒体业务中心 | 全媒体编辑 | 业务 | 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及以上 | | 全媒体业务中心 | 气象信息 | 业务 | 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和研究生(硕士学位) |
附件下载:
中国气象局在京单位2026年度拟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表.xls
点这儿用小程序查看
|